-
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迅速或將迎調整
發布時間:2017-10-19 | 信息來源:東莞市強鷹石化有限公司 | 點擊量:675近些年中國汽車工業的高速發展,中國汽車零部件在產業規模、產業鏈協同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汽車產業是國民經濟重要的支柱產業,產業鏈長、關聯度高、就業面廣、消費拉動大,是中國制造升級轉型的重要載體,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我國經濟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培育國際化的自主汽車整車品牌和自主零部件品牌將成為重要工作。
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迅速
汽車零部件行業上游包括鋼鐵、塑料、橡膠等生產原料,下游主要針對主機廠配套市場和售后服務市場。行業關聯產業較多,可以說沒有強大的零部件工業做基礎,就不會擁有獨立完整和具備國際競爭力的汽車工業。
2011-2015年,全球汽車零部件市場規模從10萬億元升至11.2萬億元,同比增長約13%,而中國市場主導該增長;該期間,中國零部件行業規模由2萬億元升至3.2萬億元,增長60%。2016年,我國汽車零部件制造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在3.72萬億元,同比增長14.23%;利潤總額2825.26億元,同比增長17.12%,雙雙實現高增長。
關鍵技術有突破,自主創新體系初步建成
長期以來,國際零部件巨頭的“本土化”一直是推動我國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的重要動力,目前仍然如此。據商務部調查,2016年中國擁有海外背景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數量僅占整體數量的20%,但其資本規模卻達到了整個汽車零部件市場資本規模的72%,銷售收入占全行業的80%以上。
近年來,國家加大對行業內重大工程和技術專項的大力支持,本土零部件企業的技術和管理、質量、創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我國傳統關鍵零部件的核心技術實現了突破。如逐漸掌握了缸內直噴汽油機、渦輪增壓、乘用車柴油機、商用車柴油機高壓共軌等產品的核心技術;雙離合自動變速器、大扭矩機械自動變速器、多檔位自動變速器以及無線自動變速器產品的自主研發和生產等。我國汽車零部件自主創新體系逐步構建。
產業群形成,品牌與實力不斷提升
我國汽車產業已經構建起東北、京津冀、中部、西南、珠三角、長三角等區域產值占比全產業近八成的產業群。也產生了一汽、東風、上汽華域、東風、廣汽、北汽、長安、吉利、一汽、玉柴濰柴錫柴、福耀、萬向、華翔等大型整車、零部件企業,初步具備了進入全球汽車產業鏈的能力。自主品牌在人才儲備上和外企差距逐步縮小,部分自主零部件供應商已經實現了部分核心技術領域的突破。
行業或迎調整,創新成為競爭力
國家對發展新能源汽車高度重視,2014年后出臺了一系列的促進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政策措施都旨在刺激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淘汰傳統落后污染產能,日前工信部副部長更是發言稱我國已啟動傳統能源車停產停售時間表研究。新能源產業的發展,相應的汽車零部件需求量也將隨之提高,成為產業新增長點,新能源類零部件企業將得到快速發展。
近幾年來我國經濟增速放緩,GDP增速破七。今后的一段時間內,經濟仍會處于調整結構、提升效率期,最直觀的就是行業整合,汽車零部件行業也不可避免。今后,系統化開發、模塊化制造、集成化供貨逐漸成為汽車配件行業的發展趨勢。我國汽車零部件企業需要做到,研發更深、通用和標準更強、電子化和智能化水平更高、產品更精簡、更清潔環保。
外國汽車企業依然主導行業
2012至2016年,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百強榜上,前10強仍是外企牢牢把控,如博士、電裝、麥格納、大陸、愛信精機、佛吉亞、法雷奧等。2016年,百強中,日本、美國、德國分別以28家、22家、16家居前,中國供應商數量雖有所增長,但仍然僅占據5席,分別是延鋒汽車內飾(第14名,營收863億元)、英納法(第66名,營收208億元)、中信戴卡(第71名,營收173億元)、德昌電機(第81名,營收133億元)和敏實集團(第93名,營收94億元)。
我國零部件“巨頭”們與世界級零部件供應商規模相差甚大,最大的企業華域汽車營收也不及第一巨頭的三成。其中前50公司與全球50強公司收入相比,不足其一成。2016年前5家公司零部件收入合計為1,470.9億元人民幣,占全球前百零部件供應商營收總額比例僅為2.9%。
內資企業紛紛登陸資本市場謀求再發展
面對外資企業的市場擴張,我國汽車零部件企業生存壓力日益增大,登陸資本市場加速整合和奔跑已經成為我國優秀汽車零部件民族品牌企業的重要發展戰略。
截止10月11日,我國A股已經有109家汽車零部件企業。多家上市公司已開展多個零部件細分業務。其中,生產發動機系統、內外飾件、與電子電機系統的汽車零部件產品的上市公司最多,分別占比約35%、24%、23%,這些領域也是目前國內汽車零部件企業侵占國際市場最多的板塊。
在2006至2009年期間,我國A股汽車零部件上市公司數量以每年平均2.2家的速度增加。2010-2016年上市速度是平均每年8家。
各界應給予汽車零部件企業更大的鼓勵和支持
目前我國經濟走到了調整期,國家大力發展中國制造、中國創造,而汽車產業是重中之重。雖然我國汽車產業在多年發展后有了很大的進步,但和外企巨頭相比仍然顯得較為弱小。如2017年上半年汽車零部件上市公司收入規模超50億的僅有10家,占比不及一成;毛利率均值僅26.77%,只有極少部分公司依托品牌、技術等擁有高于40%的毛利率,新坐標、兆豐股份等17年上市的公司毛利率在50%以上,旭升股份、威唐工業也近50%。一定程度可以看到監管層是非常支持有競爭力的企業上市的。
以細分領域渦輪增壓器為例,其被外資把控但本土仍產生了具有一定競爭力的企業。博格華納、霍尼韋爾、三菱重工、石川島播磨、博世馬勒、德國大陸等全球知名渦輪增壓器企業占據市場9成以上份額。而索尼瑪、威斯卡特、美達工業等增壓器零部件實力也較強。國內誕生了如華培動力、湖南天雁、康躍科技、貝斯特、科華控股等較優秀的渦輪增壓器企業,但相比外資巨頭仍有不小差距。
汽車工業之重要性不言而喻,當前我國已經到了發展汽車產業鏈中的自主品牌的重要時期。外企加速擴張,行業競爭進一步火熱化,或將迎來挑戰和機遇。這需要國家、社會給予汽車產業鏈企業更多的支持,包括資金、包括融資渠道、包括技術支持等,我們應集各界之力加速培育更多的民族汽車產業鏈品牌企業。
下一篇:招聘相關資訊